七政四餘論命進階函授|政餘

老師歸納了十餘年學習經驗,整理出完全以正統星義、五行生克與星體格局為主軸的論斷系統,以獨門氣數流行分析模式貫串全盤思考,在命主意志、環境變因與心生理運作三大人生脈絡中,整理出命盤的吉凶禍福與人生規劃。

課程綱要

  1. 論神煞
  2. 行星格局
  3. 餘奴犯主與犯殿
  4. 論氣數

恩用仇難與損益
何謂氣數
氣數流通與三主意象
生用
制用
泄用
三格滿用

  1. 論財富
  2. 論職業
  3. 論父母
  4. 論疾病傷殘
  5. 論婚姻感情
  6. 太極定位法
  7. 兩儀化氣法
  8. 氣數順逆與局法

授課形式
函授:高解析度視頻16個,電子講義一本(含PDF151頁)。

授課講師
资深老師

課程費用
台幣30000元(人民幣6,800元)

課程联系报名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

中国的天星择日与西洋弧角天星择日法在理论体系情况分析

中国的天星择日与西洋弧角天星择日法在理论体系、应用范围及效果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优劣需结合其历史背景、方法论和实际应用场景综合分析:


一、理论体系与核心差异

  1. 中国天星择日(七政四余天星择日法)
  • 理论基础:以传统七政四余(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政,紫炁、月孛、罗睺、计都四余)为核心,结合命宫、禄元、贵元等命理要素,强调“造命”功能,即通过吉星拱照命宫以改造命运。
  • 方法特点
    • 分静盘(固定方位吉凶)与动盘(动态天宫图),需结合年干支、命主星等综合判断。
    • 注重星体间的相位关系(如守照、拱夹)及五行生克,强调“恩、用、仇、难”的星曜分类。
  • 优势
    • 与传统风水、命理深度结合,能化解三煞、太岁等凶煞,适应性较强。
    • 案例中常见吉星到山、日月夹命等格局,效果直观。
  1. 西洋弧角天星择日法
  • 理论基础:基于球面天文学,通过计算行星的赤纬、黄道位置及弧角关系(如30°、60°、120°相位),结合经纬度精确推算星体对特定方位的影响。
  • 方法特点
    • 依赖天文历表与球面三角学计算,需借助软件处理复杂数据。
    • 强调实际星体运行轨迹的精准性,如太阳到山时刻的毫秒级误差控制。
  • 优势
    • 科学性强,计算结果与天文现象高度吻合,适用于现代全球化场景。
    • 对岁差、章动等天文现象有修正,长期预测更稳定。

二、效果对比与适用场景

  1. 效果层面
  • 中国天星择日
    • 传统案例中常强调“日月夹命”“五星守垣”等格局的催福效果,如网页1中未山丑向案例的吉星到山,被认为能趋吉避凶。
    • 更注重人文命理与自然能量的调和,适合传统风水布局及个人命理调整。
  • 西洋弧角天星
    • 因计算精确,适合要求严苛的现代工程、跨国活动等,如航天发射、国际会议等需精准时空匹配的场景。
    • 对星体相位的影响机制有科学解释,但缺乏传统命理的文化认同。
  1. 操作难度与普及性
  • 中国天星择日:依赖师承口诀与经验积累,民间传承受限,但近年有软件辅助简化计算。
  • 西洋弧角天星:需精通球面天文学与数学,门槛极高,若非专业工具支持,难以独立完成。

三、综合结论

  1. 文化适配性
  • 中国天星择日更符合本土风水文化需求,尤其在化解传统凶煞(如三煞、阴府)方面更具优势。
  • 西洋弧角法则在科学严谨性上更胜一筹,适合现代高精度需求场景。
  1. 实际效果
  • 两者均能通过星体能量选择吉时,但中国方法强调“造命”的人文属性,西洋方法则更偏向客观天象分析。从案例看,中国方法在传统应用中的验证更多,西洋方法在科学领域更受认可。
  1. 发展趋势
  • 现代实践中,两者已有融合趋势,如中国天星择日引入西洋弧角计算以提高精度,形成“七政四余弧角天星择日法”。

总结建议

  • 传统事务(如婚嫁、安葬、风水布局):优先选择中国天星择日,因其与传统命理深度契合,且有大量本土案例验证。
  • 现代高精度需求(如航天、跨国工程):推荐西洋弧角天星法,因其计算严谨,误差可控。
  • 学术研究:需结合两者优势,探索传统命理与科学天文的互补性。

中國七政四餘天星擇日基礎

⊙十二宮:中國天星擇日以一個時辰為一命,不考慮各地方經緯度差異的真命度(Asc)。而天星弧角擇日派因習西法,故其立命以西洋的真命度為主。

前者如果老星宗、蔣大鴻、霍敏卿星命說證,後者如<<御覽天象淵源>>、<<命度盤說>>、汪容駿。香港的方法則介於兩者之前,命度採西法之真命度,而十二宮採傳統星宗的整個星座宮位制。 換言之,弧角星盤與政餘星盤是不同的!請學者切莫混為一談。

⊙廿八星宿:傳統的星宗是採用廿八星宿作為標記星躔。二十八星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分為四組,即:

(1)東方蒼龍七宿(2)北方玄武七宿(3)西方白虎七宿(4)南方朱雀七宿。

二十八宿星依次序排列為: 虛日、危月、室火、壁水、奎木、婁金、胃土、昴日、畢月、觜火、參水、井木、鬼金、柳土、星日、張月、翼火、軫水、角木、亢金、氐土、房日、心月、尾火、箕水、斗木、牛金、女土。

⊙五星配五行:中國天星擇日採用傳統的五行生剋,火星配火行,金星配金行…故木星與金星同宮,傳統認為是金剋木,此與西洋弧角擇日大不相同。

⊙季節的調候說:中國天星擇日採用類似子平八字學的調候論,認為夏天生的喜用金水,冬天生的喜用火羅,例如冬日生的,安命主為土星,可用火土會合,用火暄暖,此亦與西洋弧角擇日大不相同。

⊙四餘星:我國傳統的星命術以七政(日、月、水、金、火、木、土),四餘(氣、孛、羅、計)配合二十八星宿、五行生剋、氣候變化用以推演人生之軌跡。 「政」即政令,行使主權。「餘」為政之輔為政之奴。 所謂四餘為:羅睺(火之餘)、計都(土之餘)、紫氣(木之餘)、月孛(水之餘)。 羅計為黃道與白道相交之點。因月亮的軌道(稱為白道)與黃道面之傾角爲5.1度,月球由黃道南向北過升交點入黃道北時,稱“計都”,再由黃道北向南過升交點時,稱爲“羅睺”。這是中國傳統的羅計定義,清初西洋傳教士曾改羅為計,改計為羅,不符古意,不論。月球至遠地點稱“月孛”,至近地點時稱爲“紫氣”(此說不對),亦有謂紫氣是白道上離黃道最遠的點,月孛是月亮繞行地球橢圓軌道的另一個焦點。月孛:應為月之遠地點。(湯若望言月孛是一片白氣在月之上,存疑,見楊光先「不得已」一書),西方軟體中的Lilith即是月孛。紫氣仍是未知,並無天文之依據,疑為回教地區所創制的虛星,總之這四餘皆是有氣無形的虛星,並非實際的星體。 四餘行度: 據《星平會海》曰:“紫氣,28日行一度,28個月過一宮。月孛,9日一度,一年行49度。羅睺,18日走一度,或19日走一度,18個月過一宮。計都,與羅度度相對”。其實以上是大約行度,要精確計算須按現代的天文學資料爲依據,紫氣可採一般通書上的行度為主。

⊙靜盤、動盤:傳統天星擇日分靜盤與動盤兩種,靜盤即是天盤之狀況,換言之即是行星的黃道位置,直接與用事的山向配合。動盤為考量觀測者因地球自轉產生的效應,簡言之,就是立命,布十二宮,分別恩用仇難,查各星地平方位。有些學者認為動盤專指諸星到山到向,就古籍的原意,應是指黃道座標與地平座標產生的效應,故不單指到山到向。

天星擇日可概分為三盤:黃道靜盤、黃道動盤(又分為弧角盤與星宗盤)、地平動盤(即諸星到方盤)。 衡量天體的座標系統, 最常用的就是赤道座標系統與黃道座標系統 赤道座標系統的觀念很單純, 各位拿個地球儀,上面有經線有緯線, 把這經緯線放大到無限的天球上,就是「天體的」赤道座標系統了。 赤道座標系統主要觀念是地球本身的自轉兩極(南北極)、以及橫切地球的大圓:赤道 赤道座標系統也用在標示地球上的位置,這是「地理的」赤道座標系統, 像是地震時,我們會看到新聞報導在東經幾度幾分,北緯幾度幾分發生了芮氏規模多大的地震 又像是台北的經緯度為東經121度30分,北緯25度3分… 另一個常用的天體座標系統就是黃道座標系統了, 這個座標系統主要是依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 形成黃道座標系統黃緯0度(把它想成像是赤道座標系統的赤道), 這個平面就稱為「黃道」。 類似於赤道座標分為赤緯、赤經, 我們一樣可以把黃道座標分為黃緯、黃經。 黃道的應用最明顯的就是「節氣」, 世界各主要文明,都有節氣的觀察,不只有中國人而已! 一般常聽到占星說的「黃道十二宮」就是將黃道週天360度以某個特殊點, 區分為12個等分的位置,這就形成了占星術中的星座。 而這個特殊點,就是春分點,在這一天,白天跟晚上恰好一樣長。 要注意的是占星學中的星座,跟抬頭看星空的星座是兩碼子事! 目前標示天體位置的黃道座標系統是回歸系統tropical, 每年太陽會沿著黃道繞一圈,當他回到春分點時,就是黃經零度的開始。 但由於歲差,使的春分點有所位移,有一部份的占星學(如西方的恆星占星學派、及印度的吠陀占星學)他們就認為應當使用歲差來定義黃道的位置。

附圖 最內圈為回歸系統的黃道十二宮(也就是目前標示天體座標使用的), 中間那圈為歲差的黃道十二宮, 最外圈為實際天文那些星星所組成的星座。 瞭解了附圖上占星學所使用的「星座」 跟天文學所使用的「星座」 就可以知道,有些天文學家號稱黃道應該改為十三宮, 因為有蛇夫座ophiuchus的存在,這根本就是天文學家的胡說八道!

如果拿這個教小學生,一定有小朋友會問 「老師,為什麼地球儀是斜的啊?」 好奇的人往往學的比較多,思考比較深一層。 沒錯,地球儀為什麼是斜的? 這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就是斜斜的, 換言之就是赤道面與黃道面不平行、也不重疊 如果重疊的話,那就不需要黃道座標系統了。 由此就產生出「黃赤交角」,因為黃道面與赤道面既不平行也不重疊, 那麼這兩個平面必然產生一個夾角,這個夾角值大約是23.5度 也因為地球自轉與公轉有夾角, 所以產生了四季春夏秋冬的季節差異,以及高緯度地區的永夜與永晝的現象。

天星擇日探討主題有三:

1、黃道靜盤 也就是七政四餘三王星在黃道的位置,即天盤也。

2、黃道動盤 也就是七政四餘三王星配合用事地點、用事時間所立出的後天十二宮星盤。

中國用的是七政四餘星盤(格式如果老星宗內鄭氏星案)

西洋用的是七政二餘三王弧角星盤(格式可見一般的西洋占星書籍、或天步真原)

3、地平動盤 將用事時間、用事地點各行星的位置投影到地平方位上。 包含真太陽到山到向或真太陰到山到向。

所謂弧角天星擇日,是指西洋傳教士傳播西方的星命學(Astrology)進入中國, 早期是明朝的譯天文書,但未受重視,在清朝天步真原一書出版, 加上因欽天監採用西方的理論推算法,使得清朝的士大夫們開始重視西洋的星命與天文學, 而後所指稱西洋的星盤為弧角星盤,主要是因為要計算此弧角星盤需要靠球面三角的計算, 即是求解某些「弧角」,來製作星盤。 所以弧角天星擇日原原本本是西洋的理論, 而坊間的天星祿馬貴人則是中國的理論, 儘管坊間的星盤格式採用西洋的弧角星盤, 但觀察其批文內容,完全無涉及西方弧角天星擇日的理論,這是必須釐清的。

前文提到 天星擇日探討主題有三: 1、黃道靜盤 2、黃道動盤 3、地平動盤 黃道靜盤是中國的理論,弧角擇日法並沒有此方面的敘述。 (嚴格說來,西方的弧角擇日其實已經包含黃道靜盤的考量,也就是各行星在黃道位置力量的考量) 而黃道動盤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國的七政四餘星盤,也就是果老星宗一書內鄭氏星案的格式, 其格式為開列:十二宮、七政四餘、廿八宿、間有若干神煞化曜。 另一種為西洋的弧角星盤,其格式如天步真原,而現代所應用者,多為圓圖, 方圖之應用為中世紀以前之傳統(因為印刷刻工方圖容易,圓圖較費工) 其格式為開列:十二宮、十二星座、日月五星、現代三王星、行星交角線。

要注意的是中國的黃道動盤與西洋的黃道動盤是很不同的! 中國用整宮制,也就是黃道星座就是後天十二宮, 西洋多半用不等宮制(所以才要算弧角分宮!)

中國用逢卯安命,不考量緯度高低差異。

西洋用東方黃道命度,必須考量緯度高低差異。

在評選黃道動盤的理論上,中西方也是完全不同的觀念,

中國的理論是重視七政四餘彼此的五行特徵,廿八宿的五行特徵, 並加上一些特殊型態,如三合(拱照)、四正(關照)、輔夾, 以及五行特徵配合季節產生的「恩用仇難」理論。 間有一些術者,把地平廿四山也配五行,認為天星五星要與山向五星配合,不過此屬少數應用。

而西洋的理論重視日月五星三王的落宮、彼此的交角、重視太陰的交角、重視行星的高低, 重視依照不同用事產生的「用事星」「用事宮」等理論 接著談地平動盤。

所謂地平動盤就是以當地時間、當地經緯度求算此時此刻天上的星體投射在此地的地平方位。 地平方位在中國習慣以羅經的廿四山來表示, 但要留意的是,不論是西洋的軟體繪出的Local Space Chart, 或是華文第一套可計算地平動盤軟體RoyalStar所繪出的地平方位, 全部都是以地理子午為準的。 如果希望應用地平動盤於風水陰陽宅上,則必須考量磁偏角的問題。 不過磁偏角各地不一,且可能有變動,另一途徑可用日影羅經 (其實只要有RoyalStar的地平動盤圖,立針見影即可求地理子午!) 地平動盤的應用必須深刻瞭解太陽照射地球的自然現象, 大家都知道太陽是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但是實際太陽早上在正東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唯有在春分秋分二日! 其他時間,太陽會偏東北或著東南升起,偏西北或西南落下。 以台灣地區而言,日照最北就是到嘉義北回歸線, 所以春分~夏至~秋分 太陽每天會偏東北方升起 西北方落下, 而秋分~冬至~春分 則太陽每天會偏東南方升起 東南方落下。 地平動盤的應用在中國並不嚴格,也就是僅僅用太陽每日走廿四山, 約卯時到卯山、午時到午山、酉時到酉山、子時到子山如此均勻, 如果懂得三式的「六壬術」應該會清楚的知道:六壬的天地盤正為此種地平動盤的觀念。 (嚴格講,六壬的天地盤其實是表現赤道太陽各時辰的關係,非地平動盤) 而後來清朝西法進來後,開始變的精算起來了, 透過赤道座標與地平座標的轉換,即可求算真太陽到方, 有的甚至吹噓要準確到分金度上。 這部分已屬於西洋弧角天星的範疇了。 中國的天星擇日研究的是: 黃道靜盤(星體與山向的感應)、黃道動盤(以日月恩用之拱夾定格,以晝夜陰陽之分定局, 以格局定日,以日之躔度定時,以時定命,以命定恩,以二至二分之時令定用。 有的研究化曜) 此系列介紹基本的中國天星擇日,大概也可告一段落。

七政四餘論命初階函授|政餘

中國七政命學於元明時期綻放,概有琴堂耶律果老等三大脈絡,其中又有回歸黃道與赤經定盤、古宿與今制之別,以及歲差校正與否之差。經後代世人自創其訣,至今百家爭鳴,門派眾多,目不暇給。初學者想要從書上著手,更是詳閱百書不得其要。學習七政四餘最重要的是重視玄學傳統,次則該對基礎星學與曆法概念有所掌握,才不致被誤導。

課程特色

一、七政四餘著重人性探討,因人性始於天賦,能力專長又始於人性,此乃性、賦、才一體,由人性解讀開始乃至專長能力一脈相承。

二、人性與格局高低為一體兩面,格局源自三格,而三格反應性、賦、才。

三、星體分貴賤,貴星、主星與餘奴反應人性尊貴與卑劣。

四、行星得力于星宿,施力於地盤,影響12宮吉凶,並受時令制約與季節調侯而有所變化。

五、重視五行生克、恩用仇難與重視諸星本義,絕不假藉西洋流派論法。

六、重視基礎觀念與教育,20堂課扎實內容,讓你學了初階就會上手論盤。

課程綱要

卷一、概論

1. 政餘概觀

2. 盤式結構

3. 安命宮法

4. 論五行 

卷二、基礎觀念

1. 論星性

2. 諸星性質評價

3. 諸星融合意象

4. 論地盤十二宮

5. 論後天十二宮

6. 諸星入十二宮斷

7. 論天盤 

卷三、論尊卑、時序與結構

1. 論日月

2. 論四時與調侯

3. 論餘奴犯主

4. 論經絡拱照 

卷四、論斷法

1. 三格論

2. 落宮論

3. 恩用仇難

4. 結構論

授課形式

函授:高解析度視頻20個,總時數約18小時,電子講義一本(含PDF155頁)。

授課講師

资深老師

課程費用

新臺幣27000元 (人民幣6,000元)

課程购买联系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

尹錫悅獲釋可由七政四餘印證

今年1月起被拘留52天的韓國總統尹錫悅今天獲釋,他的律師代發聲明感謝法官糾正了非法行為,也向在寒冷天氣中為他加油的國民及未來世代表達謝意。韓國檢方今天表示,法院決定撤銷拘留尹錫悅,檢方「尊重法院決定」將不會提出抗告,從今年1月起被拘留的尹錫悅因此得以獲釋。(摘自聯合新聞網)

尹目前運行尾火限,是為恩度,木火對照為殺印相生,底氣足夠,唯2024年9月後明頂孛星貼身剋殺限主。至2025年2月交春,流年五鬼併入命宮,流年六害入限宮,隨即韓國司法機關對其展開審問與調查。但隨著2025三月孛星出頂,尹隨獲無罪釋放。其實筆者當初對校正出來的生辰沒有太大自信,畢竟他的生辰在網路上並未尋得可靠版本,因此話講得很保守。經過此一事件,大致可認定這個生辰是完全沒錯的,下一屆南韓總統選舉若沒意外,應該還是他,除非其他候選人的盤勢能夠比他更強。待出現其他可靠競爭對手時,再行論斷。

誰將入主白宮?川普或拜登?|七政四餘分析美國大選

川普四年前走刃限見殺競選失利,這次捲土重來,這兩年走金限,金土合纏,聲勢大好,2024/11行限金木相交,木水交纏,金限木限大勢連接的很好,勢如探囊取物。反觀這兩年拜登限行刃,一入限便遭遇以巴交戰,全心支持以色列惹毛了國內反戰與人權勢力,此限限主失纏,聲勢不佳,巧遇流殺制約限主,要連任恐怕很難。